二十大專欄
- 二十大專欄 >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動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之一)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是在我們黨踏上新的趕考之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奮斗征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啟新的恢宏畫卷的特殊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兩個確立”是深刻總結黨的百年奮斗歷史、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偉大實踐得出的重大歷史結論,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3月28日至30日,陜西地礦集團黨委在總部舉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為期三天的培訓班邀請省委黨校(行政學院)馬紅光、閆朦、肖紅3位教授分別講授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 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認真學習黨章 嚴格遵守黨章》,專題講座論述精邃、內容豐富,讓學員們從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領悟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時代新征程,展現新擔當新作為,以實干、實績、實效,推進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部署要求在集團公司落地見效。
陜西地礦集團網站將分兩期刊發6位學員代表在培訓班上的發言摘要,以供廣大干部職工學習和借鑒。
立足秦巴山區 發揮專業優勢
積極融入新一輪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陜西地礦一隊 黨委副書記 總經理 孫健
為了深入貫徹陜西地礦集團黨委舉辦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在高質量、新時代黨建、黨章等方面的理論學習,結合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回信。如何根據新形勢、新要求,更好地統籌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資源安全之間的關系,在空間上保障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落地見效,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找礦路徑通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陜西省人民政府2023年工作報告指出要強化能源工業支撐力。實施新一輪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
自然資源部2023年工作要點強調要保障能源資源安全,全面啟動新一輪戰略性礦產國內找礦行動,加大重點勘查區找礦力度,加大油氣等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力度,增強國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將充分發揮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作為地質找礦“國家隊”“主力軍”作用,統籌部署全國基礎地質調查工作和找礦突破行動,分解各省目標任務,積極構建“政府主導、公益先行、商業跟進、科技引領、快速突破”的中央、地方、企業協調聯動機制,堅持中央、地方、企業一盤棋,明確各方職責,統籌協調落實。自然資源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完善支持勘查找礦的政策措施,充分調動市場主體參與找礦的積極性。
根據陜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新一輪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方案。陜西地礦集團也部署了找礦突破行動戰略的實施方案。為一隊的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指明了方向。
二、區域具優勢
安康處于南秦嶺晚古生代、中生代成礦帶。安康地區成礦條件良好的戰略性礦產頁巖氣、金、銻、銅、鋰、鈹、稀土、螢石等和省市優勢礦產及產業鏈布局急需的鉛、鋅、釩、硒、重晶石、石英巖、脈石英、礦泉水、地熱等為主攻礦種。我們要把“地熱、富硒、頁巖氣”作為陜西地礦一隊立足安康地區的三大重點民生地質勘查工作來抓,集中優勢技術力量,加強科技攻關,勇當找礦突破主力軍。
三、措施有保障
1.組織保障:陜西地礦一隊成立65年主要是在秦巴山區深耕地質找礦工作,找礦成果突出。地質找礦的地勘專業、水工環專業、測繪專業、試驗檢測等技術團隊合理、裝備先進、業務范圍廣。
2.經驗保障:在上一輪找礦突破行動中,陜西地礦一隊作為勘查主體單位,在安康市實施國家級和省級地質礦產勘查工作。聯合眾多地勘單位、高校、企業實施找礦工作,具有成熟的經驗。
3.項目保障:新一輪找礦突破中我們工作區域處于商洛-安康戰略找礦范圍,“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保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推動礦產資源綠色勘查開發,守住生態紅線,實施的勘查項目獲得自然資源部綠色勘查示范項目。做金山銀山的發現者、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4.資金的保障:目前申請的項目有能源、戰略、優勢等礦產勘查項目,項目資金主要是中央財政、省地勘基金、集團風險勘查、商業地勘、自籌資金等資金渠道,保障了找礦突破的資金需求。
擔當作為 奮發有為
以創新驅動賦能地礦經濟高質量發展
陜西地礦漢中隊 副總經理 辛暉
在全系統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重要回信精神和認真開展“三個年”活動之際,參加了集團公司黨委舉辦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對我們準確把握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有效推動工作受益匪淺。
黨的二十大報告,通篇體現了求真務實、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執政理念、非凡智慧和斗爭精神。通過聆聽專家老師學術精湛、生動詼諧、通俗易懂的授課,使我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 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和新修訂黨章的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過集團領導準確分析研判當前形勢、科學謀劃未來一個時期地礦經濟發展所做的講話,更加明晰了發展愿景、產業定位和實施路徑;通過和兄弟單位面對面交流、專題研討,感受到了兄弟單位在產業經營方面的優勢、特色和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對標借鑒學習的標桿,更加堅定了我們的發展自信。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創新是發展的源動力,企業自主創新、科技自立自強是我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于我們,高質量發展的基點就是構建好產業格局、經營格局、管理格局,集團在產業格局謀劃上,審時度勢提出以地勘主業為主導的總體布局,以技術服務+實體產業為重要支撐的經營運行模式,以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機制為重點的管理格局,通過挖掘專業優勢,拓展地質服務領域,提高科研能力等一系列舉措,逐步形成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發力的活力,使我們在發展中行穩致遠。
近年來,我們漢中隊按照集團的部署,結合自身實際,持續優化產業結構,緊緊依托地勘主業創新驅動賦能高質量發展。一是始終把地質勘查主業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對現有地質資料加強綜合研究,新儲備地勘基金項目多個,其中2個地熱資源勘查評價項目前期研究科學充分,得以成功實施,1個基金項目找礦成果前景突出,得到順利延續。二是注重地質勘查研究成果運用,為礦產開發提供科學遵循,對略陽柳樹坪金鋅礦加大重型探礦工程控制驗證,對城固石英巖礦加強前期調研論證,對寧強胡家壩地熱資源勘查項目,將從嚴控制每一個技術研究環節,力爭取得突破;另外通過為當地設置新的礦權,獲取開發機會,這些都為做實做強礦產開發提供重要地質依據。三是以兩個支隊為有力抓手,奮力推進地質環境與檢測分析業務發展再提速、再壯大,按照現階段點區雙控、人防+技防地災防治新要求,實施了一批區域性風險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項目,為全面融入地方地災防治獲得主動,通過實施秦嶺、巴山礦山生態綜合調查項目,全面摸清了本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概況,成功儲備實施了一批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與修復項目,通過拓展檢測分析業務,形成區域知名品牌。今后我們以地質報國為使命,保持定力,擔當作為、奮發有為,以創新驅動賦能地礦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集團公司創建全國一流地勘企業貢獻力量。
深入領會精神
以優良的作風賦能高質量發展
陜西地礦六隊 紀委書記 王榮社
通過參加這次集團公司黨委舉辦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認真聆聽了“兩會”精神的傳達學習和省委黨校教授進行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專題解讀和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建勤同志在貫徹落實“三個年”活動動員部署會上的講話,倍感振奮,深受鼓舞。結合自己本職工作,就干部作風能力提升有以下幾點膚淺體會。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在學深悟透上下功夫。黨的二十大報告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行動綱領,也是我們奮進新時代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我們作為基層黨員干部,要自覺加強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黨的重大創新理論的學習武裝,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在深入持久學習上著力使勁,在學深悟透上下功夫,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切實把對黨的重大創新理論的學習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指導實踐和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以實際行動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捍衛“兩個確立”。
二是要勇于自我革命,自覺加強作風能力建設。作風是一面鏡子,照出的是我們的形象,反映的是我們的黨性。作風跟不上,一切都跟不上。自我革命精神體現在作風能力建設上,就是要勇于以黨紀黨規為刀刃,自我革命,自剜“腐肉”。“干部作風提升年”工作目標,要求我們在作風能力建設上,一要“抓大不放小”。要把對黨的忠誠體現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上,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二要擔當實干。要有“馬上就辦”的強烈意識,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把優良作風反映在知重負重、實干苦干、擔當作為上。
三是要發揚斗爭精神,堅定攻堅克難信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就是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壯大的。在實現“建設全國一流地勘企業”道路上,打敗各種攔路虎,需要斗爭精神。我們不但要有與巨大的外部挑戰斗爭的勇氣,更要勇于同自己斗爭,堅決打破思想上僵化的條條框框,內強才能戰勝外險。
四是要牢記職責使命,以優良作風賦能高質量發展。抓落實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三個年”活動,“高質量項目推進”是目標,“管理服務提升”是保障,“干部作風能力提升”是抓手。活動的部署,是學習貫徹黨的二十精神在集團公司系統的落地實踐。我們要深入把握“在三個全面上下足功夫”要求,尤其是要在全面抓落實上下足功夫,緊扣活動提出的8個目標、20項重點任務,積極將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三個年”活動要求融入到高質量發展的全程中去。作為基層紀檢干部,更要走在貫徹落實的前列,強化政治監督,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帶動干部黨性素養提升,讓優良的作風能力賦能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