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礦新聞
牢記囑托 振奮精神 踐行使命擔當
賀永平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2022年10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的重要回信,時隔多日,仍縈繞耳邊。“希望同志們大力弘揚愛國奉獻、開拓創新、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強科技攻關,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發揮更大作用,為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貢獻,奮力書寫‘英雄地質隊’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是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和推動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為我們堅定了信心、增添了發展的強大動力。
一、牢記黨和國家需要。
新時代新征程,地質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使我們必須從“國之大者”的高度認識礦產勘查開發工作對保安全、促發展的重要意義。早在2021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指出:“對我們這樣一個大國來說,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性問題。必須加強戰略謀劃,及早作出調整,確保供給安全。”“要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要加大勘查力度,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提高海洋資源、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水平。要明確重要能源資源國內生產自給的戰略底線,發揮國有企業支撐托底作用,加快油氣等資源先進開采技術開發應用。要加強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制度建設,在關鍵時刻發揮保底線的調節作用。要推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擴大國內固體廢棄物的使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新時代地質工作基礎性、先行性、戰略性地位仍很突出。我們要清楚地勘單位、地質工作者的使命擔當,堅定主責主業。
二、地質是我們企業的根和魂。
“地質”是我們最鮮明的符號,也是我隊立企之本,“礦業”是強企之路,必須堅定穩步推進地質找礦突破到礦產開發的產業化道路。前進道路上,我們要牢記“國之大者”,以實際行動踐行地質工作使命擔當。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要守正創新,繼續發揚地礦“三光榮”、“四特別”優良傳統和精神。要對標先進典型,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要做好“自己”。品牌是企業符號,品牌競爭力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強企業文化,勇創佳績;另一方面要敢于和善于推銷自己,讓市場看到“我們是誰、能做什么、做出了哪些優異成績”,讓國家、社會、市場認可我們,書寫“地礦三隊”新篇章。
三、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地質興企。
地礦三隊成立于商洛,發展于寶雞;起于稀有稀土礦產,成于黃金勘查開發。新征程新使命,一是要統籌謀劃三隊層面新一輪找礦突破行動方案。立足寶雞和商洛兩個區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盯關鍵礦種、新型清潔能源礦產、重要非金屬礦產,加大礦產綜合利用研究。站穩鳳太礦田有利成礦區帶,科學論證,積極開展各類地質勘查項目。積極拓展對接礦山企業,做好技術服務和相關礦業工作銜接,在深部及外圍找礦上實現突破。二是要強力推動重點項目的實施,早出成果,出好成果。加快推進地質找礦突破到礦產開發的產業化道路,是三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鳳縣廟溝金礦勘查要建設地質找礦、綠色勘查雙引領示范項目。鳳縣龐家河東金礦詳查,要著力實現勘查開發大突破。地勘基金項目要高標準、高質量實施,以確保勘查后續基地。三是要加強科技創新。新時代的地質工作要立足于“地球系統科學”,更加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一方面地球科學要堅定地與計算機科學、物聯網技術、信息科學和數字技術結合;另一方面要建立相關的應用科研平臺,加快成果的應用轉化。四是要踐行綠色勘查。進入新時代,綠色勘查成為地質勘查的必由之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始終將環保、水保、林業、安保等措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真正把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在每一項具體工作中。
四、立足主業布局新產業,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
傳統地質工作要向以資源、環境、生態、災害等為要素的國土空間綜合調查與規劃轉型發展,提供高水平的服務。借力集團公司搭建的兩大平臺,三隊主動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強化應急能力建設,已由地方政府部門授牌成為寶雞市地質災害、生態環境應急處置的主力軍。下一步,我們將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理念,積極融入地方,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使命在肩,篤行不怠。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踐行使命擔當,不畏艱難、守正創新,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發揮更大作用,為集團公司創建全國一流地勘企業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各項決策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