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礦新聞
踐行使命 發揮優勢 強力支撐新一輪找礦取得新突破
劉建利
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的重要回信,為推進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提供了遵循,為深入開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指明了方向。物探隊作為專業方法隊,將踐行使命、積極作為,充分發揮物化探技術優勢,為新一輪找礦突破做好技術支撐。
一、踐行地質工作者光榮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黨的二十大報告也要求進一步提升戰略性資源的供應保障水平,確保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作為國有企業地質物探科技工作者,我們將主動擔當起新時代地質工作的重要責任和光榮使命,從“國之大者”的高度領悟地質勘查工作的基礎性、先行性地位,以“找礦有我”的豪情壯志,弘揚愛國奉獻、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傳承“三光榮”“四特別”的地礦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十四五”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為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搶抓新一輪深部找礦新機遇。
目前,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已經全面啟動,下一步將重點圍繞緊缺和戰略性礦產,加強國內勘探開發,實現礦產資源增儲上產。經過數十年的地質工作,現在深度500米以淺的地表礦或淺部礦越來越少,必須向500米~2000米深度的“第二找礦空間”邁進,找礦工作從以尋找淺部礦為主逐步轉向“攻深找盲”已經刻不容緩。深部地質信息只有通過地球物理探測和鉆孔驗證的方法去獲取,物探就是透視深部的“眼睛”,在深部找礦中必將大有作為。物探隊方法技術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業績,將抓住機遇、積極作為,聚焦主責主業,堅持科技創新驅動,提升核心技術,加強深部勘查,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三、充分發揮物化探技術優勢。
按照“地質確定思路,物探圈靶區,鉆探驗證”的完整技術思路部署深部找礦工作。推廣“物探定位,地質綜合定性,工程驗證定量”的綜合找礦模式。物探與地質的緊密結合在立項和設計階段就要進行,地質人員提出需要解決的地質問題,物探人員選擇好有效的物探方法,作出最優的工作部署方案。實施過程中堅決做到“三個精細”,即“精細設計、精細施工、精細解釋”。物探異常得到鉆探驗證后及時進行重新處理解釋,驗證效果好的要總結經驗,不好的要吸取教訓,真正發揮出物探技術的作用和優勢。探索研究構造地球化學、原生暈地球化學、深穿透地球化學等深部礦產預測新方法,提升化探對深部找礦的作用。開展深部找礦綜合技術方法試驗研究,擴維物化探數據及加深異常精細解釋研究工作,總結深部找礦有效組合體系,推進深部找礦取得突破。
四、加強技術創新與科技攻關。
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以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為契機,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大膽探索和推廣使用大深度、抗干擾、高分辨率的物探新技術,著力推進技術創新與科技攻關。在集團公司科研項目和“揭榜掛帥”項目的資助和激勵下,進一步深挖“150千瓦大功率電磁探測系統”潛力,形成一套多方法集成、探測深度大、精度高、行業領先、高效實用的大功率電磁探測系統和技術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青年技術人才培育,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把技術創新人才個體優勢轉化為群體優勢。以“勞模和工匠創新工作室”為平臺,建立一支由高技能人才牽頭、高校和科研院所教授指導、一線工程師全程參與的研究團隊,突破井中物探、坑道物探、立體物探、地空物探等系列技術瓶頸,不斷總結完善深部隱伏礦多方法定位技術。
與現代戰爭是多兵種協同作戰一樣,新時代的深部找礦突破,也需要多專業、多手段、多信息聯合作戰。我們將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數智化等現代信息技術,綜合分析研究礦集區已有地質、物化探、遙感、鉆探等成果資料,建立“三位一體”勘查區找礦模型。通過三維建模技術,精確刻畫深部各類地質體和成礦立體空間,預測深部礦體位置,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作出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