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專欄
區研院新疆1:25萬滴水泉項目進展順利
來源:管理員
所屬分類:安全生產
閱讀次數:4879
發布時間:2011-06-01
區研院地調所承擔的1:25萬新疆滴水泉“358”國土大調查項目,工作周期三年,現已完成1:25萬修測面積8000平方公里,完成1:5萬實測剖面183.70公里,1:5千實測、修測剖面78.34公里,1:25萬遙感解譯22820平方公里,采集各類樣品863件。
在地質和礦產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初步建立了本區的地層系統,比較合理地重新劃分了區內的地層填圖單位;在測區東部三個泉地區地質調查中,對原劃二疊系哈爾加烏組進行深入研究,并解體出二疊系卡拉崗組地層;在圖幅東南部南烏拉斯臺石炭系巴塔瑪依內山組火山巖中發現有古火山口的特征;初步查明了阿爾曼泰蛇綠巖套的基本地質特征,在該蛇綠巖帶南、北兩側均發現一套與其伴生的強變形弱變質地質體,其巖性與原劃泥盆系有較大差異,與周圍地質體之間均呈斷層接觸,綜合對比后將其初步劃歸為志留系;初步調查發現,卡拉麥里山北大斷裂帶(F3)可能對東準噶爾地區晚古生代地層具有重要控制意義。在調查區內新發現銅、鐵、金礦化線索6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