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礦文化
- 地礦文化 >
是對還是錯
退休后,我有幸被中國地礦經濟研究院聘任參與相關項目工作。一天,我所在的研究室周副主任到院部競選副院長一職。周副主任講完本人簡歷與政績后,一位考官問,你有沒有缺點?周副主任不假思索地說,有,我最大的缺點就是太認真。這一回答讓在場的各位頓時陷入了沉思,隨后這一話題在經濟研究院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各種觀點紛至沓來,有的表示贊同,有的則持保留態度。對此,我也進行了深入地思考和反思。借此機會,我想分享幾個親身經歷的故事,請朋友們告訴我,認真究竟是對還是錯。
在一次預算認證時,我審閱了河南局許政提交的預算書,這份文件之前是由我們老主任負責審查的。令人意外的是,我發現其中存在嚴重的問題。我將這一情況如實地向王主任進行了匯報。隨后,王主任將我的審核結果轉達給了老主任。老主任隨后找到我,質疑道:“如果許政的預算都無法通過,那還有誰的預算能夠合格?”我向他詳細解釋了預算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許政擅自將上級部門確定的地區調整系數提高了0.1個百分點,這正是導致預算計算中頻繁出現系統性誤差的原因。老主任一時無語,最后撂出一句話,誰的預算碰到你,算是倒了霉了。面對這樣的評論,我一時不知該如何回應。
地質工作多是單人作業,或是小組作業,遠離隊部與領導,全靠認真負責與忠誠去完成任務。
一天,技術負責小談找到我說,物探組在鐵船山東南側發現一個磁異常,位置與四川沙壩磁鐵礦相當,但是,經檢查,這個異常并不存在。我說,不可能,異常一沒插翅,二沒長腿,難道能飛能跑不成?他說,是他親自參加檢查的,的確不存在問題。
我想,這里面肯定有問題。問題在哪兒呢?這使我想起了在鐵船山北側跑路線時的一件事。
那天,我們穿越一條極其艱難的地質線路,中午時分,我與老袁爬到鐵船山半腰一個山梁上,準備吃午飯,忽聽東邊有哨鳴人語聲,知道是磁法組的弟兄,就喊道,弟兄們,該吃午飯了。對方說,馬上就完了,下山回去吃。我問,你們今天的路線終點是哪兒?對方說,鐵船山。我說,這里是1600米標高,距2400米標高的鐵船山還遠著哩。對方沒有回答。不多會兒,哨鳴人語聲消失了,想必已經收工回營了。那天,我和老袁晚上8點多才回到營地。這樣在圖上圈出的異常位置真的可靠嗎?
談負責又問我,你說異??隙ㄓ?,那它又在哪兒呢?我說,在磁測路線上。他又說,現在找不到,怎么辦?我說,你是技術負責,問我怎么辦合適嗎?他又說,你就說說吧,我看出來你心中有數。無奈,我說出了四個字,歸零重啟。后來,沿原路線經過認真測量,異常終于找到了,但我卻落了個沒事找事多此一舉的壞名聲,磁法組的人對我大為不滿。
在20世紀60年代,我與盧工程師一同前往八方山參加一次勘探報告的評審會議。出發時,提交報告的一方安排了車輛在河口迎接我們。盧工程師對待工作極其認真,他在評審過程中提出了幾個尖銳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報告的評審和驗收。會議結束后,負責接送我們的司機告訴我們,由于前一晚降雨量大,導致道路濕滑,而他們的車輛是小型的花紋輪胎,無法安全下山,因此他無法繼續送我們。結果,我和盧工程師以及省局的兩位同事不得不步行50多里路,抵達河口。
我分享了我的一些經歷,現在大家告訴我,認真究竟是對還是錯?
我認為認真是正確的。正如毛主席所言,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最講認真。認真,涵蓋了兩個關鍵要素和法寶,即態度和能力。態度是指對工作、事業、黨、國家和人民的態度。它必須是忠誠和誠懇的,不容許有絲毫的馬虎,更不能容忍弄虛作假、隱瞞和欺騙。態度是認真的核心和前提,而能力則是認真的基礎和保障。
認真是一種專注,一種投入,一種堅韌,一種寶貴的精神品質。雖然認真往往需要付出代價,可能會引起一些麻煩,甚至遭到某些人的反感,但這些都不應成為我們忽視它的理由。認真意味著堅持正義,堅持真理,因此我們應當始終銘記于心,并努力在每一個場合去實踐。讓我們珍視認真這一可貴的精神品質,并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努力去踐行它吧!